在主城区产业转移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填补工业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就业空白、应对就业挑战?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给出了答案。李沧区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在服务居民中实现就业,不仅对完善社区功能、改进社区管理、美化社区环境、方便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还推动了社区就业、促进再就业工程向纵深发展。近日,笔者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采取抽样调查方式,从新建城区社区中选取4个新建小区进行调研,分析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推动就业的作用,并提出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岗位类型丰富
此次调查发现,李沧区家庭服务业态大体可分为6类:居民家庭日常服务类,共有服务机构127个,从业人员538人。少年儿童教育服务类,共有机构14家,从业人员67人。卫生保健类,共有服务机构26家,从业人员78人。文化休闲类,共有机构14家,从业人员58人。物业管理类,有4家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91人。从事病人看护、接送学生、电商等灵活就业类。
家庭服务机构以满足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吸纳就业人员占比59.6%。连锁品牌达57家,占总量的27.7%。
就业空间巨大
按照家庭服务机构数量分析,李沧区新建城区每199名居民中就有1个正规服务机构,加上流动性摊位在内,每126名居民中有1个服务机构。从吸纳人员总量分析,新建城区平均每35名居民中就有1名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加上流动性经营摊位、灵活就业人员在内,平均每22名居民中就有1名从业人员,即城区每增加1万人,家庭服务业即可增加80个服务机构和454名从业人员。
适合大龄、女性及低学历者就业。以李沧区8941名灵活就业人员为例,95%以上从事家庭服务及相关行业,大龄失业人员从业比例达到50%;在相同年龄段中,女性所占比例达65%;高中以下学历占到85%。
适合创业的行业门类众多。家庭服务机构大部分是居民自主创办的,“夫妻店”“父子店”等规模虽小,但效益可观,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较少,非常适合困难群体就业。
近年来,李沧区新增家庭服务业的个体私营企业2000余家,提供正规就业岗位1.6万-2万个,非正规就业岗位1万余个,在扩大就业空间、吸纳困难职工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大瓶颈制约发展
目前,李沧区家庭服务业发展有四大瓶颈。
就业观念瓶颈。城镇居民“单位就业”观念较强,不愿从事家政服务等“伺候人”的工作。对创业缺乏足够进取心,特别是拆迁后的拆迁居民,家庭比较富裕,找不到创业方向。
微利收入瓶颈。从业人员收入要求与社区服务微利之间存在矛盾。调查发现,从事社区服务的灵活就业人员月工资在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上、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占67%;自主创业者的收入稍高,但绝大部分也低于万元水准;部分灵活性就业人员的收入低于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收入低难以对从业人员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场所房租瓶颈。新建城区网点房价较高,导致社区服务成本增加。许多家政等个体工商户选择在小区居民楼内经营,多处小区的门店房空置,给社区内的实体经营和就业安置带来一定难度。
分散发展瓶颈。本小利薄、信息流通不畅和信任不足一直是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大量从业人员游离于正规家庭服务机构之外,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均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个“着力”推进完善
笔者建议,用足、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刺激社区服务消费,壮大家庭服务业。
着力完善家庭服务业政策扶持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放宽对从事社区服务领域的经营政策,鼓励失业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创业,对微利服务项目落实各种税收和收费等优惠政策。用活创业补贴、自谋职业扶持资金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切实解决失业人员创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整合民政、老龄、残联、人社等部门出台的居家养老、托养助残、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提高从业者收入水平,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
着力解决新城区社区创业的经营场所问题。一方面,在旧村改造规划当中为失业人员留足创业场地,为本社区居民创业提供价格较低、政策完善的创业基地;另一方面,在老城区加快兴建一批综合性市场,建立一批专业化市场,对本区域居民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创业提供优惠摊位,同时预留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地。
着力完善产业规划体系。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就业管理体制,市场监管、税务、发改、人社、建管、城管、商务等部门协调配合。在拆迁改造区域,把发展家庭服务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从旧村改造起始就将就业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
着力强化对家庭服务企业的扶持。大力发展连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人才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发展松散的非员工制用工方式,鼓励灵活就业人员通过规范的家政服务企业为居民提供服务。(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