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向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这种压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依然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同时,还要关注就业质量。
面对经济新形势,尤其是面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人才的新要求,如何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需要进一步关注。同时,要优化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服务。“慢就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给劳动力市场释放了重要信号,应重点关注“慢就业”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要求,不仅重视提高就业质量,也要保证就业数量即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报告还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笔者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过程中,采用麦可思公司对高校毕业生连续5年的系统调查数据,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数和就业质量指数,对20112015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研究(样本量为每年25万人)。
主要研究发现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良好,但形势依然严峻。
2011-2015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保持在90%-92%之间,总体比较平稳并呈小幅上升态势。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7%。
应该看到,经济新常态下GDP增速放缓已经影响到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14届达到高点后开始回落,2015届比2014届少了0.4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的雇佣就业比率从2014届就开始下降,2015届继续下降至86.1%。随着我国经济“L”型走势确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GDP增速将保持在6%-7%之间,而高校毕业生规模将继续扩大,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向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0-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除2011届有小幅下降外,均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向好。构成就业质量指数的3个指数中,薪酬指数增长幅度最大,2015届比2010届增加了33.8%;就业满意度指数也有较大提升,2015届比2010届增加了31.9%;就业稳定指数则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薪酬水平尽管5年内年均增长6%,但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幅;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总体不高,低于65%;就业稳定性水平也不高,其中专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水平低于60%。
三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多样化,升学比率和灵活就业比率不断提高。
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日益多样化。升学比率近年来一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5届达到10.1%。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比率(15.6%)显著高于专科(4.7%),并且增幅更大,尤其是“211”院校毕业生的升学比率更是高达31.7%。升学比率的提高一方面源于大学生继续深造学习愿望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用人单位盲目提高学历要求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通过升学来推迟就业的表现。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出于规避就业困难动机而继续升学的比例,在最近5届有明显提高,其中本科生的这一比例从2011届的5%提高到2015届的10%,专科生的这一比例从3%提高到6%。
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比率近年来明显上升,其中自主创业比例增长幅度较大。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3.3%,是2011届毕业生的1.9倍。受雇半职的毕业生比例5年间也提升了0.4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已经传导到就业市场,但高等教育改革严重滞后。
从产业分布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且比例上升趋势明显,2015届约占63%。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例,从2012届的44.4%,快速下降到2015届35.7%。从行业分布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在教育业、金融业、媒体信息及通信行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居前列,且增长快速,而在矿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下降明显。这些都反映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毕业生就业仍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但比例下降明显,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带动了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有关,同时也是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政策产生效果的体现。
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培养,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变化的反应严重滞后,许多就业红牌或黄牌专业在若干年后仍然是就业红牌或黄牌专业。
五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明显好于专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水平高于专科毕业生。以2015届为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专科生高1.0个百分点,受雇全职的雇佣就业比率高3.4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明显好于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和涨幅均高于专科,就业稳定性比专科高18个百分点,就业满意度高两个百分点。
六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望人群比例提高,需关注就业困难群体。
毕业半年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找工作”的比例由2011届的66%,下降到2015届的52%;选择“既不就业也无其他计划”的比例,由2011届的9%提高到2015届的17%。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这一方面反映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比例在增加,另一方面也映射出毕业生对就业市场信心的下降。这不仅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信心,同时还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来源,容易引发一定的社会风险。
相关建议
一是继续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这种压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依然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问题的同时,政府要关注质量问题。应研究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把握毕业生整体就业状态。
二是加强人才需求的统计和预测,引导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矛盾是供需结构失衡。面对经济新形势,首先,需加强产业、行业以及职业发展趋势预测,合理测算劳动力市场对各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专业设置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根据人才需求特点和趋势,针对不同层次和特点的院校制定不同的培养定位和目标,改变高等院校建设雷同的现状。最后,要加强毕业生就业的统计工作,更加准确地把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动态。
三是重点关注“慢就业”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
积极的、有计划的、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慢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积极作用。但因长期找不到工作、对就业没有信心而沦为“毕剩客”是毕业生的无奈选择,是毕业生对就业失望的真实体现;因没有目标和规划而茫然地“窝”在家里无所事事,也是毕业生消极应对就业的一种表现。应关注这类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健全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加强积极就业观的宣传引导,防止部分毕业生就业“失望心理”进一步蔓延。
四是优化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服务,提供更丰富有效和灵活多样的服务。
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要通过宣传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丰富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内容和形式,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环境。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比率快速提高的现状,完善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和面向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