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10月22日, 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 今后一个时期, 就业面临着两个方面的矛盾, 一方面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另一方面, 结构性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大规模开展就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岗位匹配的能力。 目前, 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今后又应如何适应劳动力供求变化, 做好就业工作? 就此, 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专家。
保质保量推进新时代就业工作
记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十九大报告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您如何理解?
陈光金: 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从提高就业质量来说, 可以努力的方向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劳动安全程度。二是逐步规范工作时间, 显著减少劳动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间的现象。 三是不断改善工资待遇状况, 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 不断缩小存在于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 不同用工形式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 努力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四是不断改善劳动保障状况, 提高劳动保障水平, 做好各类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从更加充分的就业方面来说, 也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考虑:一是进一步提高劳动就业参与率。 从2016年统计数据看, 我国男性劳动力就业参与率是77.88%, 低于巴西的78.34%、 墨西哥的79.50%、 印度的79.10%;我国女性劳动力的就业参与率是63.35%,反而高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不过,我国也存在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尤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为73.5%, 比2016年高出10个百分点。 应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从妇女的实际情况出发, 完善妇女就业制度安排,减少妇女就业障碍。 二是进一步加强青年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和就业参与率。 特别重要的是,要继续深化教育培训体系的改革,让教育培训体系与劳动就业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无缝对接。 三是更加积极推动新经济、新业态下的新形式就业, 让更多有条件有意愿的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四是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 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残疾人实现有效就业。 五是积极研究更加合理的退休制度和政策, 同时保障一些重体力行业劳动者的相应权益。另外,从社会调查情况来看, 还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处于 “零星打工” 的就业状况, 这是就业不充分的另一种形式, 应当引起高度注意。
劳动力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
记者:目前, 我国就业面临两方面的矛盾,一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陈光金: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总量压力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逐年减轻。 当然, 短期来看, 全国劳动力总量确实仍然庞大, 压力仍然存在,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消化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已经存在了多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教育培训体系改革转型发展跟不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趋势这一矛盾的反映, 也可以说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体现。
职业结构的变化也是比较显著的。 除了就业的行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职业结构变化外, 更重要的是工作性质类别结构的变化。通常我们把一个社会的职业分为三个大类,即体力类、半体力类和非体力类。 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这三类职业在整个职业体系中的比重会发生重大转变。 体力类职业比重不断下降,半体力类和非体力类职业比重不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可以被称为职业结构的高级化。职业结构的高级化对社会结构的转型变化影响深远, 最突出的影响就是推动一个社会的中间阶层或中产阶层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社会职业结构是以体力类职业为主,随后农业劳动者比重逐步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低劳动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产业的工人规模急剧扩张,职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但体力类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 服务业也在同步发展,半体力类和非体力类职业不断增加。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加上国际市场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有所收缩, 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推动职业结构较快地朝着半体力化和非体力化的方向转变。 目前,保守估计,体力类职业比重已经下降到50%以下, 半体力类和非体力类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0%。
记者:目前, 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光金:目前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仍然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的出现和深化。 近两年这一矛盾似乎有所缓解,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一矛盾仍然不可忽视。 从主观方面来说,就业难不仅仅是找工作难, 更是表现为找一个劳动者认为合适的好工作难; 招工难也不仅仅表现为找到所需数量的劳动者难,更表现为找到合适就用的劳动者难。 对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来说, 后者的难度更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从劳动者方面来说,是对 “好工作”的理解在变化, 期待在提升。劳动者不仅希望获得工作, 而且希望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 在客观上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的内在要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说,他们希望找到更多合适的高质量劳动力,但随着劳动用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的逐步提高,却面临显著提升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空间不断收窄的困境, 特别是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 这一困境更加突出。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记者:为了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转变的趋势,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您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陈光金:首先, 加大力度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使得新增劳动力至少具备高中阶段的文化素质水平;二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继续大规模增加高素质劳动力; 三是改革教育结构,更多地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 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是健全职业培训机构,使之更加灵活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
其次,要重新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的培训体系。 目前, 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大多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 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不认为有开展培训的需要。 现阶段,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以及招工难问题的出现, 稳定用工变得更加重要。企业加强劳动培训, 既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稳定用工、 减轻招工难的重要举措。 在此基础上, 可以考虑用工单位尤其是企业重新引入员工技能评级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工资待遇体系与之相匹配。 同时, 加强企业培训的专业化、 专门化, 形成经济学上所说的专用性资产, 即人力资本。这既可以提升企业用工的适用性和素质水平,也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企业用工的过度流动性。
最后,还要加强劳动力尤其是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教育,形成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相适应的择业观和职业观,消减因各种经济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主观放大效应, 增强人们在就业领域的真实获得感。(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