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创业明星职业介绍失业保险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农村就业办事服务组织机构信息公开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一目标,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对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5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年均都在1300万人以上。那么,我国的就业质量如何?今后又该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呢?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
      提高就业质量是扩大 就业规模的重要途径
      记者: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请问,高质量就业的概念从何而来?
      赖德胜:
      对高质量就业的追求,是相对较新的理念。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前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概念,指劳动者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应获得体面、高效工作的机会。他认为,目前体面劳动是全球的需要,是最广泛的需要,每个社会的人民、家庭和社区,无论处于何种发展水平,都有这种需要。200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促进社会正义、实现公平全球化宣言》,把体面劳动从理论倡议上升为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努力达成的目标。此后,很多国家都把提高就业质量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我国从“十二五”规划、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开始,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十八大报告也将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未来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继续强调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是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选择,是实现包容性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记者:当前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是什么?
      赖德胜:
      就业质量较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当前就业领域里存在着农民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二难”现象,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就业质量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60%以上是“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相比,他们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更开阔的视野,同时有更多的权益诉求,更希望能够融入城市,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他们对就业有更高的质量要求,已从生存型就业转向体面型就业。如果用人单位不在招工、用工策略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在刘易斯拐点来临的背景下,招工难就不可避免。同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不在供给方,而在需求方。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有几百万,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总体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仍只有10.1%,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并不是太多了。他们找工作难,主要是找到令人满意的、较高质量的工作难。因此,改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是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途径。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
      记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是不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先决条件?
      赖德胜:
      我们经常会听到保增长和保就业的争论,这说明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增长是优先考虑的目标。保就业要以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前提,但较高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同比例的就业增长。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未来20年,要保持前30多年的高增长速度,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习惯于中速增长或慢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就业优先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无论对于就业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民生建设,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无水分的增长。我理解,无水分的增长不仅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增长,而且也是就业促进型和分配平等型的增长。
      记者:为了提高就业质量,今后该如何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是指面对经济的变化,就业量或工作时间(劳动投入)或工资(劳动成本)进行相应调整的灵活程度。劳动力市场的安全性是指面对经济灵活性的变化,劳动者在遭遇劳动力市场风险(失业危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并且最终能够尽快返回到劳动力市场当中去的各种安全性措施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总体来说是灵活性不断增强,稳定性不断减弱,这也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原因。但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一般说来,可分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现实情况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有余稳定性不足,而主要劳动力市场则是稳定性有余灵活性不足。而且,在就业质量的各项指标上,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就业质量,明显要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因此,为实现高质量就业,要适当提高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增加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从而达到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或者说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
      提高就业能力是实现 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有什么要求?
      赖德胜:
      研究表明,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密切相关,就业能力高的人,就业质量也高。
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就业能力的提高有赖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要更加重视教育的质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与劳动力市场衔接。
      对于已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群,政府要加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训,要为他们参加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同时要进行制度创新,使用人单位有更多动力为职工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使劳动者有更多动力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4 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 版权所有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99号 邮编:050011
E-mail:jyj.sjz@he.lss.gov.cn
冀ICP备11000590号—2